永徽元年,梁停亭七岁。
一纸诏书将她召入宫中。梁府上下既喜且忧——能被天后召见是莫大荣幸,但伴君如伴虎...
"停亭,宫中不比家里,切记谨言慎行。"老太爷亲自为她整理衣冠,"尤其是天后面前..."
"知道啦祖父。"梁停亭表面乖巧,内心激动不已——终于要见到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了!
大明宫含元殿,梁停亭跪坐在末席,偷瞄上首的武则天。四十出头的女皇保养得宜,眉目如画,不怒自威。
"今日设宴,专为赏诗。"武则天声音清越,"众卿皆知梁府小神童诗才无双,不如让她先开个头?"
所有目光聚焦到小小的梁停亭身上。她深吸一口气,决定祭出大招——李白的《清平调》三首,反正现在武媚娘已经当了皇后,这诗应景得很。
"云想衣裳花想容,春风拂槛露华浓..."她奶声奶气却字正腔圆地吟诵。
三首诗毕,满朝文武鸦雀无声。武则天眼中异彩连连:"好一个'解释春风无限恨,沉香亭北倚阑干'!赏!"
太监端上金盘,盛着一对翡翠手镯。梁停亭正要谢恩,一个阴阳怪气的声音响起:
"七岁孩童,能作此等艳诗?怕是有人代笔吧?"
说话的是宰相武三思,武则天侄子。他身后站着个锦衣少年,满脸不服。
"犬子不才,今年十岁,也略通诗文。"武三思推出那少年,"不如让两个孩子比试一番?"
武则天似笑非笑:"准了。以'长安'为题,各作一首。"
锦衣少年抢先道:"长安大道连狭斜,青牛白马七香车..."
梁停亭一听乐了——这是卢照邻的《长安古意》,现在卢照邻怕是还没出生呢!这武家小子也是个抄袭的!
轮到她了,她决定玩个大的——用杜牧的《过华清宫》:
"长安回望绣成堆,山顶千门次第开。一骑红尘妃子笑,无人知是荔枝来。"
诗中暗讽杨贵妃的典故此时尚未发生,但"妃子笑"三字让武则天眼中精光一闪。
"好诗!"女皇击掌,"不过'妃子笑'何解?"
梁停亭暗叫不好,急中生智:"回天后,是想象周幽王烽火戏诸侯,褒姒笑的典故。"
武则天意味深长地看她一眼,未再追问。武家少年却恼羞成怒:"定是作弊!我要再比!"
"那就比接龙。"武则天来了兴致,"朕出题:'月'。"
少年先接:"月出惊山鸟。"
梁停亭:"鸟鸣山更幽。"
少年:"幽径独行迷。"
梁停亭:"迷花倚石忽已暝。"
几个回合后,少年额头见汗,接不上来了。梁停亭却越战越勇,最后竟背出了张若虚的《春江花月夜》全篇!
满朝震惊。武则天大笑:"好个梁停亭!即日起封为'翰林小待诏',可自由出入翰林院!"
武三思脸色铁青。梁停亭谢恩时,瞥见他眼中闪过的杀意,心头一凛。
当夜,梁府大摆宴席庆祝。梁停亭却独自坐在庭院,望着同一轮明月,忧心忡忡。
她意识到一个问题:自己盗用了这么多后世名诗,真正的李白、杜甫们将来写什么?历史正在被她改变...
更糟的是,她似乎引起了武三思的敌意。在史书记载中,这位可是心狠手辣的主儿。
"玩大了..."七岁的小女孩托着腮帮子,叹了口气。
(未完待续)